让巴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发布时间: 2024-02-23 11:40:13    

【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巴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是长江上游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极为重要的区域文化。读懂和理解好巴文化,既能增进我们对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的了解,阐释和传播好巴文化,更能真切展示它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我辈之义,更是我辈之责。为更好展现巴文化良好形象、提升巴文化影响力,本报特开设专栏,讲述巴文化历史及其发展。

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首提“多元一体”概念,认为“多元”指中国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一体”指各民族因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共同体——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反映和体现。中华文明多源并发如“满天星斗”,高度发达的史前文化既存在于中原大地,也分布在长江中游、黄河下游、江浙等地区。在涵盖今天川东鄂西、陕南汉中、嘉陵江及汉水流域大部分地区以及黔中和湘西地区等古时被称作“巴”的广阔区域,巴地人民在漫长的艰苦卓绝的生存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古而又新”的巴文化,正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一颗耀眼明珠。

“西南有巴国,太生咸鸟,咸鸟生乘,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这是《山海经·海内南经》关于“巴”的最早记载,可见“巴”的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古代巴人的族系主要分为廪君蛮和板蛮两支。有学者认为,直到夏商周时期,以廪君蛮为代表的巴人主要活跃在从陕南汉水到鄂西江汉平原再到清江流域以及武落钟离山沿盆地东缘的弧形地带上,这里是巴人的起源区。后受楚逼迫,廪君蛮逐渐向西发展到四川盆地东部。而板蛮在发展初期是次于廪君蛮的支系,因在统一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秦汉之际崛起,占据今川东北区域,势力强过廪君蛮而在巴地占据主导地位。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曾作为一个国家或族邦的“巴”真正意义上被嵌入华夏大一统国家治理体系中。

从现有的考古成果来看,川东北地区不仅是巴文化的重要发祥区域之一,而且是巴文化发展到顶峰的区域之一。地处川东北达州境内的宣汉罗家坝遗址、渠县城坝遗址是迄今发现的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巴文化遗址之一。两大遗址均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大遗址名单。罗家坝遗址出土了距今5300年至4500年新石器时代的陶罐、陶盆、陶钵、细石核及细石叶等,战国时期大量青铜器,秦汉时期铁器等;发现大量高规格贵族墓葬,填补了多项巴文化考古空白,被誉为“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之一。”城坝遗址出土了川东地区新旧石器时代人造石质工具,将巴文化历史向前推进到万年以前;出土了被誉为“四川最早识字教科书”的汉代竹木简牍,发现全国首个津关遗迹,获得中国考古学最高奖项“田野考古”一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巴地人民创造的巴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如尚勇武、崇巫鬼、喜歌舞、善工商等,而且其所体现的突出特性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也是高度吻合的。如巴文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据《后汉书·巴郡南郡蛮》载,廪君蛮以白虎为精神图腾和崇拜对象,而板蛮则“专以射白虎为事”,被认为是巴人后裔的土家族今天有“坐堂白虎”(在神龛上供奉白虎)和“过堂白虎”(在门上刻着白虎,希望老虎不要进门)习俗,据说就源自廪君蛮崇虎和板蛮畏虎的信仰崇拜。巴渝舞的历史亦由来已久,据《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巴俞之人刚勇好舞,初高祖用之,克平三秦,美其功力,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俞舞也。”再如巴文化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巴文化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向中原文化凝聚,认同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山海经·海内南经》和《今本竹书纪年》都有夏代第二代君主启派其臣孟涂“司神于巴”和“入巴莅讼”的记载,说明早在夏朝,“巴”就已经纳入中原国家治理体系之下。殷商甲骨文中出现“巴方”,这里“巴”是作为殷商的一个方国存在的。巴人在助武王伐纣和刘邦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武王伐纣,巴人歌舞以凌敌”和“收用巴蜀,还定三秦”的说法。还如巴文化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巴文化历来与中原文化、蜀文化、楚文化等交流互融。从考古发现来看,巴文化墓葬中发现大量带有楚、秦风格的兵器、礼器和生活器具;从文献来看,《华阳国志·巴志》多有“其人半楚”“楚俗最尚”等记载;发端于巴地的竹枝词在湖湘甚为流传等等,都说明巴文化并非隔绝封闭的文化,而是开放包容的文化。

巴地的大山大水绘就了巴人质朴好义的性格底色,而在为种族生存和国家统一进行的残酷斗争中铸就的讲忠诚、顾大局、重奉献、崇和合、善交流等价值追求,则已深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血液中,成为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巴文化的内核价值与“智勇坚定、排除万难、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四方面军训词一脉相承,与“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巴文化连续性的最大体现。正是在巴文化的沁润下,这里诞生了战国时期重要思想家冠子、东汉车骑将军冯绲和被推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100位重要人物”的清初思想家唐甄等一大批载入史册的杰出人物。特别是近代以来,面对民族危难和民生艰难,巴山儿女以天下为己任,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善于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书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史诗。有关资料显示,抗日战争期间,仅达州就有17.9万人出川抗战,5.37万人光荣牺牲;解放战争期间,牺牲者众多,其中红岩英烈就多达20位。

巴文化在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是独特而耀眼的存在,她同中华文明互融共生,一起从历史的烟云中走来。“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坚信,创造了辉煌历史的巴文化,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必将绽放新的时代光芒,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陈杨猛   达州市巴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