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陷入 “习得性无助”的坑里
发布时间: 2023-12-25 10:42:25    

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习得性无助”。通俗地讲,“习得性无助”就是指人们从失败的体验中学会了一种绝望的认知——即便自己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不可能成功。这种绝望和无助的感觉会使人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并深刻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做过的一项经典实验——电击狗实验,可以很形象地解释“习得性无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阶段,塞利格曼对AB两组狗实施电击。A组狗被电击后非常痛苦,经过一番挣扎,它们发现只要触碰前面的操作杆,就能让电消失。之后,每当身上的背带通电时,它们就用鼻子触碰操纵杆,让电击停止。

而B组狗的面前没有操纵杆,它们不管怎么做都没办法减轻电击的痛苦,只能忍受。C组狗是对照组,它们没有受到电击。

第二阶段,塞利格曼制作了一个大箱子,箱子中间有一道挡板。挡板把箱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的底部铺设有电击网,另一部分则没有电击网。

塞利格曼将这些狗逐个放到箱子有电击网的一边,然后通电。A组狗和C组狗很快就凭借本能跳过挡板摆脱了电击;而B组狗则躺下来哀嚎,完全没有尝试逃脱,忍受着电击。

根据这项实验,塞利格曼教授总结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在觉得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时候,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

就像实验中的B组狗一样,在实验的第一阶段,B组狗不管做什么都无法让电击停止,也就是说,研究人员给B组狗制造了“习得性无助”。

相反,人们在对一件事有控制感的时候就不会放弃。就像实验中的A组狗一样,它们知道电击是可以控制的,所以每当遇到电击的时候,它们总会积极地想办法去尝试让电击消失。

此后的20多年里,心理学家们做了大量实验来研究习得性无助,实验结果高度一致。心理学家们得出统一的结论——习得性无助的来源是经验。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所处的环境让他们感到不管做什么都没用,他们的行为不能带来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这种经验就会让他们觉得,在未来他们的行为依然会是无效的,也就是说,习得性无助的经验,造就了悲观的思维方式。

我在咨询室经常能碰到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孩子,他们害怕学习和考试,就像登山运动员,还没开始爬山,就已经瘫软在山脚下,毫无战斗力。

一个厌学的初一男生对我说,“作业太难了,考试太难了,我好累,只想待在家里。”妈妈对此既愤怒又不解,“很多数学题稍微难一点点,他就直接放弃,完全不愿意多动一点脑筋,哎,我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孩子?!”

这个孩子很明显就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一次一次做不出难题,一次一次质疑自己的能力,一次一次失败,最终选择“不思考,直接放弃”,因为习得性无助给孩子植入了这样的自动思维,“我再怎么思考都没用,都是浪费时间,那还不如干脆放弃。”

这个孩子是怎么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呢?在深入了解之后,孩子告诉我,爸爸是初中数学老师,从小对他的数学成绩期待很高。每次数学考试尤其关注最后的压轴题,只要做错了,爸爸就会骂他,“真笨!只会做简单的题,稍微难一点,你就露馅了!”“可别跟人说你是我儿子,丢我的脸!”

此外,爸爸还会经常找一些奥数题让他做,“我在草稿本上演算的时候,他就会坐在旁边一直盯着我的草稿本。”孩子讲述说,爸爸会在桌子上摆一个倒计时的闹钟,“只要我演算的思路不对,他就会不停地叹气,看着他那张不耐烦的脸,我就很害怕。有时候,我甚至都不敢在草稿本上演算了。”

只要超出规定的时间,爸爸又会骂他,“你只配做简单的题,不会做难题,你永远都只能给别人垫背,你这辈子就这样了!”

渐渐地,这个孩子变得越来越害怕难题,只要碰到老师没讲过的题,爸爸的指责就会在耳边回响,他都会自动开启这样的思维,“算了吧!我肯定做不出来……”其实,他的“习得性无助”恰恰是他的父亲制造的。

电击狗实验中的B组狗宁可趴在那里忍受电击,也不愿意做出改变。如果当时有先进的脑科学技术,也许塞利格曼会发现,B组狗的大脑中特定神经通路发生了变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经验,最终会塑造出大脑的“尝试无效——不如放弃”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本身是为了应对失败经验而出现的。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很长一段时期,人类只能凭借经验作决定,有时甚至只能碰运气,作出错误的决定,轻则饿肚子,重则丧命。

为了生存,人类大脑进化出了在犯错之后吸取教训,积累经验的能力,并让人类通过强烈的情感体验记住错误。这种情感体验包括许多复杂的情绪,如懊悔、内疚、自责、失望等等。

这些负面的情感体验极为强烈,所以人们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会马上调取当时的负面情感记忆,启动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避免又掉到同一个坑里。

于是,人类发展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这种心理机制的本质是防御自己总是失败,外部环境太恶劣了,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们现在处于文明社会,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并不会丢掉性命,固定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反而禁锢了我们,让我们不敢尝试。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呢?

塞利格曼将习得性无助实验继续做了下去,他将B组狗,也就是已经产生了“习得性无助”的狗重新放到箱子里。通电后,自己用手把这些不愿意动的狗拖过去,强迫它们越过中间的挡板,反复几次,最后它们开始自己动起来。

一旦它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变被电击的结果,它们的“习得性无助”就被治愈了。而且,只要当狗认识到自己可以应对这样的逆境,那么它一生都对这种逆境具有免疫力了。

后来有研究者仿照电击狗实验对人也做了一次实验,只不过这次是用噪声代替了电击实验,结果跟电击狗实验惊人的一致,也就是说,“习得性无助”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体验过“算对一道难题”的孩子来说,要改变他“遇到难题就放弃”的固有思维,就必须让他真正去感受“成功算出一道难题的喜悦”,同时一点一点去强化这种成就感,就像B组狗最开始需要实验人员拖着它越过挡板一样,这个孩子也需要帮助。

了解到“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机制后,孩子的爸爸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并且听从我的建议,作出了很多改变。首先,他撤掉了书桌上的定时闹钟,不再给孩子压迫感;孩子做错了一道大题,他不仅不会骂孩子,反而会表扬孩子,虽然计算错了,但思路是对的,很了不起!虽然结果错了,但是第一个步骤是对的,证明你是动了脑筋的!即便没有做出来,但你这条辅助线真的很巧妙,你是怎么想到的?

这位父亲不再盯着孩子的错误,反而不停地把一些孩子做得正确的小细节拎出来,表示肯定和赞赏。渐渐地,孩子有了自信,“原来我并没有那么笨”,孩子也更敢于去跟爸爸讨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再碰到难题时,孩子的自动思维开始发生变化了,“我再想一会儿,即便算不出最后答案,至少我可以多算一步,离成功也会更近一步。”

以前遇到难题,就会担心发生“灾难性”的后果,于是干脆逃避放弃;现在不用担心会被骂,而且因为爸爸一次次的鼓励和认可,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多的信心,于是更有动力去做难题。当有了做出难题的真实体验,这个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一下子就提升了。以前他有多讨厌数学,现在就有多喜欢数学,父子间的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和谐友爱。

不幸的是,生活中很少遇到愿意改变的父母,他们宁愿相信,“是我还不够严格,我应该再采取更强硬的手段,孩子才能认真学习。”

其实,当孩子一旦陷入“习得性无助”,越逼他们,他们会越无助,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当你的孩子总是否定自己,总是不看好自己,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帮助他体验成功后的感觉。

刚开始,你可以协助他先做一件肯定能成功的简单的事情,体验成功后的感觉。有了一次成功体验,就会有下一次的成功体验,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体验的浸润下,新的概念就生根发芽了,并会逐步替代原有的固定概念。

这样,我们就给孩子的大脑里播下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种子,然后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在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中获得一个个小成功,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就像滚雪球一样,当孩子心中的发动机被启动,他们碰到任何逆境都会充满希望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并相信,“一切都会变好!”

刘艳  心理咨询师